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益新闻 > 不可忘却的抗战“山东力量”

不可忘却的抗战“山东力量”

黄河滔滔,涤荡十四载浴血;泰山巍巍,见证八十年荣光。

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齐鲁大地以深沉回响诉说着一种力量——源自民心、历经战火淬炼的“山东力量”。

十四年烽火连天,中华民族浴血奋战。齐鲁大地喷薄而出的磅礴力量,铸就了抗战长城的重要篇章,树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铁道游击队的枪声、沂蒙红嫂的针线、大青山突围,都在诉说一个朴素真理:人心,是最强大的力量。

伟力之源

民心所向,汇成汪洋大海

齐鲁大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爆发后,其战略价值愈发突显。毛泽东曾断言:“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这一评价印证了山东的重要战略地位。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宣布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图源|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

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肩负起民族解放的历史重任。天福山起义、徂徕山烽火,八路军东进,山东纵队奋战……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山东儿女凭借坚贞不移的爱国心、坚韧不拔的民族魂,依托独特地理位置和各方资源,建成敌后抗战的坚固堡垒,成为全国唯一基本以省为范围的敌后根据地。

十二万平方公里山河可作屏障,两千四百万百姓皆为战士。这股强大力量源自何处?根源在于山东人民对家国的赤诚!

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妇女顶起半边天,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每一位巾帼都可歌可泣,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至深。

齐鲁大地,抗日战场处处在,抗日英雄数不清。“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鲁南,微山湖铁道游击队扒铁轨、截物资、杀鬼子、惩汉奸,他们像“插在敌人血管上的尖刀”,让敌人心惊胆寒。“埋好地雷端起枪,满山遍野摆战场。坚决消灭侵略者,武装起来保家乡。”在胶东,海阳民兵创造的地雷战等群众性游击战法,有力打击了敌人“扫荡”“蚕食”的嚣张气焰,地雷战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一页,也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匹夫之责,汇聚成城;血肉之躯,铸就长城。面对“铁壁合围”,山东军民巧妙突围,如利刃破敌;拆桥破路、游击袭扰,使敌人疲惫不堪。齐鲁儿女凭借对故土的熟悉和对胜利的执着,将游击战争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抗日战争的山东战场乃至全国战场,齐鲁儿女用十四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无怨无悔地倾囊支援,重情重义的肝胆铁肩,为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献出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山东力量”,做出了突出而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精神之炬

气贯长虹,信念如磐石

沂蒙革命纪念馆中,一双布鞋静静陈列。那是“红嫂”明德英的针线,鞋帮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誓言,至今仍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全国爱国拥军支前模范群体“沂蒙六姐妹”雕塑。图源|中国军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山东化为全民抗战的壮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在齐鲁大地如同泰山般屹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让山东军民如磐石般坚定。

抗战支撑,不止在前线。玲珑金矿矿工舍生忘死,守护国家资源,保护十三万两黄金穿越封锁送往延安。鲁南被装厂一针一线,缝制胜利保障。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胜利的号角,激励人心,穿越时空。

支撑这一切的,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是民心铸就的精神高地。这份精神,是民族的瑰宝,是激励复兴的永恒动力。

今天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刻出一条“化苦难为复兴”的历史“界河”。

今天的我们,可以坚定地相信:抗战中的山东力量,就是“人心即力量”的神奇密码。只要亿万人民为国家、为民族齐心奋斗,就一定能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传承之新

薪火相传,开创未来

烽火虽已远去,精神永远闪耀。山东力量蕴含的制胜密码和创造伟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小米供养革命,小车推出胜利”,是“人心即力量”的有力见证。这份创造,将民心汇聚成改天换地的洪流。

小推车队图源|中国军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精神是最亮的指明灯。从昔日战场,到如今创新发展的热土;从“红嫂”家乡,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铭记历史,才知和平珍贵、发展重要;珍视民心伟力,才能在新征程上凝聚中国精神、价值和力量。

八十年后的今天,孟良崮战役旧址旁,“支前小院”里游客推动的独轮车,仿佛与当年民工的车辙重合;枣庄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潍坊红高粱影视基地等地实景演艺火热,唤醒红色记忆。“红色基因解码,文化场景重构”,让历史遗址与鲜活故事相互映照,焕发新生。

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节点回望,齐鲁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缅怀先烈,吾辈自强;珍爱和平,守护安宁;开创未来,砥砺奋进。

这,就是对“山东力量”最好的传承。

历史需要铭记,不是为了沉浸于悲壮,而是让穿越时空的精神之光,永远照亮未来。

今天的我们,不应、不该也不能忘记,那场战争中罄竹难书的侵略者对于我们的同胞,究竟有多么残酷?!那段难以名状的国耻对于无数先辈及现在的我们,到底有多么痛楚?!

今天的我们,应当、应该也必须铭记,这场由中国军民经过艰苦卓绝赢得的胜利,原来是如此地悲壮!!!这份由无数志士仁人和革命先辈用巨大牺牲换来的和平,原来是如此地宝贵!!!

站在世界百年变局的新起点,回望齐鲁儿女抗战的血泪史,就是为了以最深切的缅怀致敬先烈,以最坚定的意志守护和平,以最澎湃的激情开创未来。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最强的力量。我们坚信,这股由民心汇聚的“山东力量”,必将在民族复兴的洪流中,奔腾向前,势不可挡!

相关公益新闻推荐阅读:
公益新闻
公益新闻
联系我们
电话:0755-83411488
传真:0755-83411488
邮箱:xuff@samwo.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天安车公庙工业区天经大厦F3.84B2
深圳市三和仁爱文化基金会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25425335号     sitemap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