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的本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各种文明不是独立存在的孤岛,它们的发展也非单体的线性前进,而是多元并存互动交融的协同演进。
上古时期的文明交流
在各种文明发展较为独立的上古时期,文明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已...
|
讲座概况
7月23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举办国际前沿学术讲座(第3期)。"齐鲁访学驻研计划"访问学者、四川大学客座教授、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中文系教授伍晓明以《君子作为对于他人的应承或责任——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为题开讲。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
|
退休计划的转变
赵永和曾畅想过"周游列国"的退休生活。"我想每年去一两个国家走走看看,我的退休金还能支撑起我的梦想。"从曲阜市副市长、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到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忙碌了数十年,一场环球之旅,本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但这个享受生活的计划还没来得及...
|
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新时代青年社科学者必须担负起的时代重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迁,为青年学者深度参与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供了机会窗口。青年学者思维活跃、科研方法训练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应更主动地融通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积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
|
活动概况
7月19日,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联合河北省国学文化教育协会、河北省冀商文化研究会、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儒商文化与企业实践报告会"在石家庄隆重召开。活动吸引了5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儒商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活动宗旨与支持单位
本次报告会,旨在弘...
|
一、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人类文明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生共融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始终在交流中突破地域局限,在互鉴中实现创新发展。不同文明的和合共生、协同共振,不但塑造了各美其美的文明形态,更编织出美美与共的人类精神...
|
7月26日至27日,由孟子研究院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025工作坊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举办。
领导与专家出席活动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孟子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志民出席活动并讲话。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孔德立,中山大学哲学系...
|
初识武梁祠:1891年的山东之行
1891年春,26岁的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站在嘉祥县紫云山脚下,眼前是一座历经千年风雨的汉代石祠——武梁祠。这是他第一次实地考察这座在中国金石学界久负盛名的汉代祠堂。
宋代文豪欧阳修曾收藏了一张武梁祠出土的武班碑铭拓片,1064年5月8日,他特为这张拓片撰写了一篇短文,感...
|
|